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怀孕34周出血怎么办

2025.04.16 11:04

怀孕34周出血需立即就医检查、保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观察出血量和伴随症状、遵医嘱进行超声或胎心监护、必要时住院治疗或提前分娩。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就医检查:怀孕34周出血属于孕晚期异常情况,需第一时间前往医院急诊或产科就诊。医生会通过内检、血压监测等方式评估出血来源,判断是否与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等紧急状况相关。医疗团队将根据检查结果制定干预方案,避免延误导致母婴风险上升。

2.保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出血期间需绝对卧床,减少身体移动以防加重出血。侧卧位可改善胎盘血流,避免仰卧压迫下腔静脉。日常如厕等必要活动需家属协助,禁止提重物、弯腰或长时间站立。

3.观察出血量和伴随症状:记录出血颜色鲜红或暗红、是否含血块、是否伴随腹痛、头晕或宫缩。持续大量出血或出现规律阵痛需立即告知医护人员,这些可能是早产或并发症征兆。

4.遵医嘱进行超声或胎心监护:超声可明确胎盘位置及胎儿状况,胎心监护能评估胎儿是否缺氧。检查频率根据出血程度调整,必要时每日监测直至稳定。数据异常可能需提前终止妊娠。

5.必要时住院治疗或提前分娩:若出血无法控制或胎儿窘迫,医生会建议住院观察,通过药物抑制宫缩或促胎肺成熟。孕34周胎儿已具备一定存活能力,严重情况下需剖宫产确保安全。

孕晚期出血涉及多重因素,需结合个体情况处理。医疗干预的核心目标是最大限度保障母婴健康,避免盲目等待或自行用药。及时的专业评估与动态监测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