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中医温中是什么意思

2025.07.09 08:32

中医温中指通过药物或疗法温暖中焦脾胃,驱散寒邪,改善虚寒症状的治疗方法。这一概念源自中医对脾胃功能的重视,认为中焦阳气不足或寒邪内侵会导致消化功能减弱、腹痛腹泻等问题,温中即是针对这类病机的核心调理原则。

温中疗法主要运用辛温类药物,如干姜、肉桂、吴茱萸等,通过其温热属性振奋脾阳、散寒止痛。中医理论中,脾胃属土,主运化水谷精微,若中焦虚寒,水湿停滞,可能引发腹胀、呕吐、四肢不温等症状。温中法常与补气、化湿等配伍,例如理中汤、附子理中丸等经典方剂,既温补脾胃阳气,又兼顾祛湿行气。外治法如艾灸中脘、神阙等穴位,也能借助热力渗透激发脏腑功能。

使用温中法需辨证准确,并非所有脾胃不适都适用。实热或阴虚内热者误用温药可能加重口干、便秘等热象。长期阳虚者需配合饮食调养,避免生冷寒凉食物。孕妇及体质特殊者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防止辛温药物耗伤阴液。现代医学中部分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属脾胃虚寒证时,温中法可能缓解症状,但需与器质性疾病鉴别,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