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熬中药有点糊还能喝吗

2025.07.09 08:32

中药熬煮过程中出现轻微糊底,若药液颜色未明显变黑、气味未显著焦糊,通常可以服用。但若糊化严重,药液发黑、散发浓烈焦味,则不建议继续服用,避免潜在健康风险。判断是否可用的关键在于糊化程度与药液性状变化。

中药熬煮时糊底可能因火力过大、水分蒸发过快或未及时搅拌导致。轻微糊化时,有效成分损失有限,药效影响较小。但严重糊化会破坏药材活性成分,甚至产生焦糊物质,可能刺激胃肠道或引发不适。例如,含糖分高的药材如甘草、大枣更易焦化,需特别注意控火。若发现锅底有黑色焦块,应立即停火,将上层清液倒出,避免搅动沉淀物。

熬药时建议使用砂锅或不锈钢锅,全程保持文火,水量需淹没药材2-3厘米。煎煮过程中需每隔10-15分钟观察水位,用竹筷轻轻搅动防止粘底。若药液明显减少可添加热水,忌用冷水。对于易糊药材,可采用武火煮沸、文火慢煎的方式。服用前需仔细检查药液,若有悬浮焦渣或异常苦涩味应弃用。特殊体质或消化系统敏感者更需谨慎,必要时咨询中医师调整用药方案。存放药液时避免使用金属容器,防止二次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