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脏血栓是什么

2024.09.10 18:15

心脏血栓是指在心脏内部形成的血凝块。

心脏血栓的形成通常与多种因素相关。心脏的血管壁受到损伤、血流状态异常如血流缓慢、涡流形成以及血液凝固性增加等情况,都可能促使血栓形成。当心脏出现病变,如心肌梗死导致局部心肌受损,心内膜炎症等,都容易引发血栓。心脏血栓形成后,可能会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一方面,血栓可能会部分或完全阻塞心脏内的血流通道,影响心脏的正常泵血功能,导致心脏功能下降,引发心力衰竭等问题;另一方面,血栓如果脱落,可随血流运行到身体其他部位,引起栓塞,比如导致脑栓塞、肺栓塞等,这些情况往往非常危急,会对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威胁。

在临床实践中,对于心脏血栓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医生会通过多种检查手段,如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成像等来发现心脏血栓。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使用抗凝药物来防止血栓进一步增大或新血栓形成;对于较大的、有严重影响的血栓,可能会考虑采用介入治疗或手术的方法进行清除。患者自身也需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保持健康饮食、适度运动、避免久坐久卧等,以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同时,对于有心脏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定期进行复查和评估,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心脏血栓问题,最大程度保障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