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输液血管肿了怎么回事

2024.12.31 08:17

输液时血管肿了可能是由药物刺激、输液速度过快、血管弹性差、穿刺技术不佳、静脉炎这5项原因导致的。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刺激:某些药物具有刺激性,如化疗药物、高渗溶液等。这些药物进入血管后,会改变血管内的渗透压,使血管内皮细胞脱水,进而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局部组织肿胀。在输液过程中,如果发现是药物刺激导致血管肿,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医护人员可能会根据情况调整药物浓度或更换药物。

2.输液速度过快:当输液速度过快时,短时间内大量液体进入血管,会使血管内压力突然升高,超出了血管的承受范围,导致血管壁扩张,液体渗出到血管周围组织,引起肿胀。如果是输液速度过快造成的,医护人员会调整输液速度到合适范围。

3.血管弹性差:老年人或长期患病者的血管弹性往往较差。弹性差的血管在受到输液穿刺和液体压力时,更容易受损和扩张。对于血管弹性差的患者,医护人员在穿刺时会更加谨慎地选择血管,并尽量减少对血管的损伤。

4.穿刺技术不佳:如果护士穿刺时未能准确地将针头刺入血管,或者在血管内反复移动针头,会对血管壁造成损伤,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局部肿胀。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重新进行穿刺。

5.静脉炎:静脉炎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情况。可能是由于长期输液、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的。静脉炎发生时,血管会出现炎症反应,表现为血管红肿、疼痛等症状。一旦怀疑是静脉炎,需要立即停止在该血管的输液,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在输液过程中,患者应保持穿刺部位相对固定,避免过度活动手臂,同时要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有异常情况,如疼痛、肿胀、发红等,若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