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急性糜烂性胃炎是怎么回事

2024.08.20 07:32

急性糜烂性胃炎是一种胃黏膜的急性炎症,常见病因包括药物刺激、酒精中毒、应激反应、胃酸分泌异常和细菌感染等。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刺激: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类固醇等,可直接损伤胃黏膜,导致胃黏膜糜烂。为预防药物刺激引起的急性糜烂性胃炎,应避免长期大量使用这类药物,或遵医嘱在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

2.酒精中毒:过量饮酒可导致胃黏膜损伤,引发急性糜烂性胃炎。要预防酒精中毒引起的胃炎,应限制酒精摄入,避免空腹饮酒,以降低胃黏膜受损的风险。

3.应激反应:严重创伤、大手术、严重感染等应激情况可导致胃黏膜血流量减少,胃酸分泌增加,从而引发急性糜烂性胃炎。应对应激反应引起的胃炎,关键在于积极治疗原发病,减轻应激程度,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4.胃酸分泌异常:胃酸分泌过多可损害胃黏膜,导致急性糜烂性胃炎。针对胃酸分泌异常,可通过药物治疗如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等降低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

5.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等细菌感染可引发急性糜烂性胃炎。根除细菌感染是治疗的关键,可通过抗生素联合治疗来清除幽门螺杆菌。

急性糜烂性胃炎的病因多样,治疗时应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过量饮酒和滥用药物,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预防急性糜烂性胃炎的发生。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