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什么是横纹肌溶解症

2025.08.05 15:13

横纹肌溶解症是一种由横纹肌细胞损伤引起的病理状态,表现为肌肉细胞的破裂和内容物释放到血液中。此病症通常伴随着肌肉疼痛、无力、肿胀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急性肾损伤,甚至危及生命。常见的诱因包括剧烈运动、外伤、药物中毒、代谢紊乱等。

在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病机制中,肌肉细胞受到损伤后,细胞膜的完整性被破坏,肌红蛋白、肌酸激酶等物质释放到血液中。这些物质在体内的浓度升高,可能导致肾小管的堵塞,进而引发急性肾衰竭。横纹肌溶解症的临床表现多样,轻度病例可能仅表现为肌肉酸痛和乏力,而重度病例则可能出现明显的肌肉肿胀、尿色变深呈茶色或红色、心率不齐等症状。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在面对横纹肌溶解症时,需注意多方面的因素。首先,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是防止肾损伤的重要措施,能够帮助稀释血液中的有害物质,促进排泄。其次,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尤其是在高温或脱水的情况下,以减少肌肉损伤的风险。药物的使用也需谨慎,某些药物如他汀类、非甾体抗炎药等可能增加发生横纹肌溶解症的风险。定期进行体检,尤其是有相关病史的人群,能够早期发现潜在问题,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心理健康同样重要,面对疾病的压力和焦虑,寻求专业的心理支持和辅导,有助于更好地应对病情。通过综合管理和科学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生率,维护整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