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手足口病患者应该怎么隔离

2025.09.08 17:10

手足口病患者应单独居住避免与他人接触、使用专用餐具和洗漱用品并定期消毒、佩戴口罩减少飞沫传播、排泄物需用含氯消毒剂处理、隔离期至少持续到症状消失后7天。具体分析如下:

1.单独居住避免与他人接触: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患者需单独居住在通风良好的房间。尽量减少与家人共处,尤其避免接触婴幼儿及孕妇。室内物品表面每日用消毒液擦拭,门把手、开关等高频接触部位需重点清洁。隔离期间谢绝访客,防止交叉感染。

2.使用专用餐具和洗漱用品并定期消毒:患者餐具、水杯、毛巾等生活用品应单独存放,使用后立即煮沸或浸泡消毒。餐具建议每日高温蒸煮15分钟,牙刷等物品可用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冲洗。避免与他人混用物品,防止唾液或分泌物间接传播病毒。

3.佩戴口罩减少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需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更换频率不少于每4小时一次。口罩潮湿或污染时应及时更换,丢弃后装入密封袋处理。近距离交流时保持1米以上距离,减少说话时的飞沫扩散。

4.排泄物需用含氯消毒剂处理:患者粪便、呕吐物等排泄物含有大量病毒,需立即用漂白粉或含氯消毒剂覆盖30分钟后再清理。清理时戴手套和口罩,污染衣物需单独浸泡消毒后再洗涤。厕所马桶每日用消毒液冲洗,防止病毒残留。

5.隔离期至少持续到症状消失后7天:即使发热、皮疹等症状消退,患者仍可能携带病毒。隔离时间应从发病开始计算,通常不少于2周。婴幼儿或免疫力低下者需延长至症状消失后10天,确保病毒完全清除。

手足口病患者康复后仍可能通过粪便排毒数周,需持续做好手卫生。密切接触者应观察10天是否出现症状。患者衣物建议阳光暴晒6小时以上,室内每日紫外线消毒30分钟。出现持续高热或精神萎靡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