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老人长期卧床便秘怎么办

2025.02.23 12:28

老人长期卧床便秘可通过调整饮食、适度运动、腹部按摩、使用药物、培养排便习惯来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饮食:老人长期卧床胃肠蠕动减慢,饮食上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像芹菜、苹果、燕麦等。这些食物可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同时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至少1500-2000mL的水,可使粪便松软,易于排出。

2.适度运动:虽然老人长期卧床,但也可进行一些简单的肢体运动。如在床上进行抬腿、屈伸膝关节等活动,每个动作可重复多次。还可以进行翻身练习,定时翻身,有助于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反射,减少便秘的发生。

3.腹部按摩: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按照顺时针方向轻柔按摩腹部。按摩时力度要适中,每次按摩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这样可以刺激肠道蠕动,改善肠道的血液循环,有助于粪便的排出。

4.使用药物: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使用一些缓泻剂,如乳果糖等。这类药物可以增加粪便中的水分,使粪便变软,易于排出。也可使用开塞露,通过刺激肠壁引起排便反射来帮助排便,但不能长期依赖开塞露,以免影响正常的排便反射。

5.培养排便习惯:每天尽量在固定的时间尝试排便,例如早餐后半小时。即使没有便意,也可在马桶上坐几分钟,以培养排便反射。长期坚持有助于形成规律的排便习惯,改善便秘情况。

老人长期卧床便秘改善过程中,家属要密切关注老人的身体状况,如在调整饮食时要注意老人的消化能力,避免一次摄入过多膳食纤维导致消化不良;运动时要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调整强度,防止受伤;使用药物时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用药带来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