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宝宝拉稀应该怎样治疗

2025.02.23 12:28

宝宝拉稀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药物治疗、腹部保暖、保持卫生等方式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饮食:宝宝拉稀时消化功能减弱,应调整饮食结构。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可继续按需哺乳,母乳易于消化吸收,且含有免疫球蛋白等成分有助于增强宝宝抵抗力。如果是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要减少辅食量,避免油腻、高糖、高纤维食物,如油炸食品、糕点、大量蔬菜等。可给予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像米粥、米糊等。这样有助于减轻宝宝胃肠道负担,让肠胃得到休息,从而缓解拉稀症状。

2.补充水分:拉稀易导致宝宝体内水分和电解质丢失,所以及时补充水分非常重要。可以给宝宝喝适量的温开水或口服补液盐。口服补液盐含有适量的葡萄糖、钠、钾等成分,能补充因拉稀丢失的电解质,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如果宝宝不愿意喝口服补液盐,也可以少量多次喂水。根据宝宝的年龄和体重,一般每kg体重每天需要摄入100-150mL的水分。补充足够的水分可防止宝宝脱水,这是治疗拉稀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3.药物治疗:如果宝宝拉稀症状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例如蒙脱石散,可以在肠道内形成一层保护膜,吸附肠道内的病菌和毒素,减少毒素对肠道黏膜的刺激,从而减轻拉稀症状。益生菌也是常用药物,如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增强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但要注意药物的使用剂量和疗程,不可自行增减药量,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引起不良反应。

4.腹部保暖:宝宝腹部着凉可能会加重拉稀症状,所以要注意腹部保暖。可以给宝宝穿上肚兜或者腹围,避免腹部直接暴露在冷空气中。也可以用热水袋或温热的毛巾敷在宝宝腹部,但要注意温度不能过高,以免烫伤宝宝皮肤。热敷能够促进腹部血液循环,缓解肠道痉挛,减轻拉稀时的腹痛症状,有助于宝宝肠道功能的恢复。

5.保持卫生:保持宝宝的个人卫生对治疗拉稀也很重要。要勤换尿布,每次宝宝拉稀后用温水清洗臀部,保持臀部清洁干燥,防止红臀的发生。宝宝的餐具、玩具等要定期消毒,避免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再次感染。同时,家长在接触宝宝前后也要注意洗手,防止将病菌传染给宝宝。

在宝宝拉稀期间,家长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体温、尿量等情况。如果宝宝出现精神萎靡、高热、尿量明显减少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