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震荡现象是什么

2025.08.18 14:54

脑震荡是一种轻微的脑损伤,通常由头部受到外力撞击或剧烈摇晃引起。此类损伤会导致大脑暂时功能障碍,可能表现为意识丧失、头痛、眩晕、恶心等症状。脑震荡的严重程度因个体情况和受伤情况而异,虽然大多数人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但仍需重视其潜在的长期影响。

在发生脑震荡后,受伤者可能会经历一系列症状,包括但不限于头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等。部分人可能在受伤后几小时或几天内感到疲惫,甚至出现失眠现象。对于运动员而言,脑震荡的风险尤其高,尤其是在接触性运动中。尽管许多人在受伤后几天内会逐渐恢复,但反复的脑震荡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如慢性创伤性脑病CTE,这是一种与多次脑震荡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及时识别和处理脑震荡至关重要。

在面对脑震荡时,首先应避免继续进行任何可能导致进一步伤害的活动。受伤后应尽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精神压力,以促进恢复。若出现严重症状,如持续性头痛、呕吐、意识模糊等,应立即就医。恢复期间应定期进行医疗评估,以确保大脑功能逐渐恢复。对于运动员,必须遵循相应的返回运动的标准,确保在完全康复后再进行体育活动。预防脑震荡的措施包括佩戴合适的头盔和保护装备,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对运动风险的认识。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脑震荡的发生率,保护大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