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中医如何治疗脑瘫

2025.08.01 08:56

中医治疗脑瘫主要通过针灸刺激经络改善气血运行、推拿按摩疏通筋脉缓解肌肉僵硬、中药调理肝肾以补益脑髓、艾灸温通阳气促进功能恢复、导引训练结合肢体活动增强协调能力。具体分析如下:

1.针灸刺激经络改善气血运行:针灸通过特定穴位刺激,调节脑部气血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常用穴位如百会、风池、足三里等,可激发经气运行,缓解肢体痉挛。针灸还能调节脏腑功能,改善脑瘫伴随的消化或睡眠问题,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针刺深度与频率。

2.推拿按摩疏通筋脉缓解肌肉僵硬:推拿手法作用于四肢及背部,通过揉捏、按压等方式松解紧张的肌肉群,改善关节活动度。重点针对足三里、合谷等穴位,结合循经推拿,减轻肌张力异常。长期坚持可预防关节畸形,需注意手法轻柔避免损伤。

3.中药调理肝肾以补益脑髓:脑瘫多与肝肾不足相关,常用熟地黄、山茱萸等药物滋肾填精,黄芪、当归补益气血。方剂如六味地黄丸加减,可促进脑髓发育,改善认知与运动功能。需辨证施治,避免过量服用滋腻药物影响脾胃。

4.艾灸温通阳气促进功能恢复:艾灸通过温热刺激关元、命门等穴位,温补阳气以驱散体内寒湿。对于肢体冰冷或活动无力的症状尤为适用,可增强肌肉力量。操作时需控制艾条距离,防止烫伤皮肤。

5.导引训练结合肢体活动增强协调能力:导引术如五禽戏、八段锦等,通过缓慢动作配合呼吸调节,改善平衡与协调。结合被动关节活动训练,逐步提高自主运动能力,需根据耐受度调整强度。

治疗过程中需结合个体差异制定方案,避免过度刺激或操之过急。定期评估效果并调整方法,同时注重饮食调养与情绪疏导,以协同提升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