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治疗原则有什么

2025.08.11 14:18

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治疗原则包括迅速止血并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彻底清创防止感染、及时修复硬脑膜及颅骨缺损、严密监测颅内压及神经功能变化、早期康复干预促进功能恢复。具体分析如下:

1.迅速止血并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开放性颅脑损伤常伴有活动性出血,需立即压迫或结扎出血点,同时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辅助通气,确保脑组织氧供。监测心率、血压等指标,避免低血压加重脑缺血。

2.彻底清创防止感染:清除伤口内异物、碎裂骨片及坏死脑组织,减少细菌滋生。使用生理盐水和抗菌药物反复冲洗创面,降低感染风险。术后持续应用广谱抗生素,覆盖常见致病菌,预防化脓性脑膜炎或脑脓肿。

3.及时修复硬脑膜及颅骨缺损:清创后需严密缝合或修补硬脑膜,避免脑脊液漏。颅骨缺损较大时可采用自体骨或人工材料一期或二期修补,恢复颅腔完整性,保护脑组织免受外力损伤。

4.严密监测颅内压及神经功能变化:术后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脑水肿或血肿情况,必要时行脱水降颅压治疗。观察意识状态、瞳孔反应及肢体活动,及时发现脑疝等危急并发症并干预。

5.早期康复干预促进功能恢复: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展肢体功能训练、语言康复及认知矫正,减少后遗症。结合针灸、高压氧等辅助手段,改善脑代谢,加速神经功能重塑。

开放性颅脑损伤需根据损伤程度个体化处理,避免延误手术时机。术后定期随访,评估恢复情况并调整方案。家属应配合护理,预防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