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出虚汗,手心发热,低热怎么办

2025.09.02 16:43

出虚汗、手心发热伴有低热,多与阴虚内热、气虚不固或感染性疾病有关,需结合具体病因调理或治疗。常见于结核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更年期综合征或慢性消耗性疾病,中医多归为阴虚火旺或气阴两虚。

阴虚内热者常见夜间盗汗、午后潮热、舌红少苔,可选用滋阴清热类中药如知柏地黄丸、麦味地黄丸。气虚不固者易疲劳、自汗,宜补气固表,参考玉屏风散或生脉饮。感染性疾病需明确病原体,结核病需规范抗结核治疗,甲亢需控制甲状腺激素水平。日常可饮用西洋参、麦冬、五味子代茶饮,辅助养阴生津。避免辛辣燥热食物,如辣椒、羊肉,多食百合、银耳、山药等润燥食材。

长期低热需排查肿瘤、风湿免疫病等隐患。体温超过38℃或伴随消瘦、淋巴结肿大应及时就医。测量体温建议选择同一时段,排除生理性波动。避免过度劳累或剧烈运动加重虚汗。阴虚者忌熬夜,气虚者需适度锻炼增强体质。中药调理需辨证施治,不可自行滥用清热药。手心发热者减少接触高温环境,保持情绪平稳以防虚火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