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为什么一生病就食欲不振

2025.02.23 12:28

一生病就食欲不振主要与身体的防御机制、激素变化、消化功能减弱、味觉嗅觉改变、心理因素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身体的防御机制:身体生病时会将更多的能量用于对抗疾病,如免疫系统会调动各种免疫细胞和因子来抵御病原体。消化食物需要消耗能量,此时身体会减少对食物的需求,以优先保证对抗疾病的能量供应。

2.激素变化:生病时体内激素水平会发生改变。例如,皮质醇等应激激素分泌增加,会抑制食欲。同时,一些调节胃肠道功能的激素如胃泌素等分泌失调,影响胃肠的正常蠕动和消化液分泌,从而导致食欲不振。

3.消化功能减弱:疾病可能直接影响消化系统。像感染性疾病可能导致胃肠道黏膜受损,影响消化酶的分泌和胃肠道的正常蠕动。消化酶分泌不足会使食物不能充分消化分解,胃肠道蠕动减慢会使食物在胃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产生饱腹感,进而引起食欲不振。

4.味觉嗅觉改变:生病时味觉和嗅觉可能会变得迟钝或者异常。例如感冒时,鼻腔堵塞会影响嗅觉,嗅觉的改变又会影响味觉。食物的味道变得不诱人,从而降低了进食的欲望。

5.心理因素:生病时人的情绪往往不佳,如焦虑、烦躁、抑郁等。这些负面情绪会影响大脑对食欲的调节。心理压力会使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导致食欲下降。

在生病期间,应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刺激性食物加重胃肠负担。同时,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如果长时间食欲不振且病情没有好转,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