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慢性乙肝喝酒引起的怎么办

2025.09.23 10:48

慢性乙肝患者饮酒会加重肝脏损伤,加速病情恶化,必须立即戒酒并接受规范治疗。酒精与乙肝病毒双重作用会导致肝细胞炎症、纤维化,甚至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及时干预可阻止疾病进展,改善预后。

慢性乙肝患者饮酒后,酒精在肝脏代谢产生乙醛,直接毒害肝细胞。乙肝病毒本身已造成肝脏持续损伤,饮酒会进一步抑制免疫功能,促进病毒复制。长期饮酒可能导致抗病毒药物疗效降低,增加耐药风险。患者需尽快就医,完善肝功能、病毒载量、肝脏超声等检查,评估损伤程度。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如加强抗病毒、保肝治疗,必要时进行肝纤维化扫描或肝活检。营养支持也很关键,需补充维生素B族、优质蛋白,但需避免高脂饮食加重肝脏负担。

慢性乙肝患者必须严格禁酒,包括啤酒、红酒等含酒精饮品。注意避免摄入含酒精的药品或食品。定期复查肝功能、HBV-DNA、甲胎蛋白等指标,监测病情变化。生活中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饮食宜清淡,控制盐分摄入,预防腹水。出现乏力、黄疸、腹胀等症状时需立即就诊。同时需告知家人共同监督戒酒,减少社交场合的饮酒诱惑。接种甲肝疫苗可预防重叠感染。避免使用损肝药物,就诊时主动告知乙肝病史。通过规范管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多数患者可有效控制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