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病毒性肠炎在饮食方面需注意哪些

2025.02.23 12:29

病毒性肠炎在饮食方面需注意避免油腻食物、减少乳制品摄入、增加水分补充、选择易消化食物、适量摄入电解质。具体分析如下:

1.避免油腻食物:油腻食物在消化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消化酶和胆汁,可能导致肠道负担加重,进而加剧腹泻和不适感。病毒性肠炎患者的消化系统已经受到影响,油腻食物会使肠道更难以恢复正常功能。在恢复期应尽量选择清淡的饮食,如蒸、煮的食物,避免油炸、煎制等烹饪方式,以减轻肠道负担,促进恢复。

2.减少乳制品摄入:在病毒性肠炎期间,乳制品可能会导致乳糖不耐受,进而引发腹泻和腹胀等不适症状。由于肠道受到病毒感染的影响,乳糖的消化吸收能力可能下降,因此建议在急性期减少牛奶、奶酪等乳制品的摄入,待症状缓解后再逐渐恢复,以免加重肠道负担。

3.增加水分补充:病毒性肠炎常伴随腹泻和呕吐,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流失,容易引发脱水。患者需增加水分摄入,建议饮用清水、淡盐水或电解质饮料,以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避免因脱水而导致的其他健康问题。

4.选择易消化食物:在病毒性肠炎恢复期间,选择易消化的食物有助于减轻肠道负担,促进消化吸收。可以选择米粥、面条、蒸蛋等食物,这些食物不仅容易消化,还能提供必要的营养成分,帮助身体恢复。同时,应避免高纤维食物,如生蔬菜和全谷物,以免刺激肠道。

5.适量摄入电解质:由于腹泻和呕吐,体内的电解质如钠、钾等会大量流失,可能导致电解质失衡。适量摄入电解质可以帮助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建议在饮食中加入一些含电解质的食物,如香蕉、椰子水、淡盐水等,以帮助恢复体内的电解质平衡,促进身体的康复。

病毒性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平时还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不洁的食物,以减少再次感染的风险。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患者可以更快地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