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周围性神经疾病病因有哪些

2025.09.30 16:08

周围性神经疾病的病因多样,涉及遗传、代谢、感染、中毒、免疫、创伤等多种因素。周围神经病变可因不同机制导致神经纤维损伤,影响感觉、运动或自主神经功能,需结合临床与辅助检查明确具体病因。

代谢异常是常见病因,糖尿病引起的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最为典型,高血糖通过氧化应激、微血管病变等机制损伤神经。尿毒症患者因毒素蓄积可引发周围神经病变,甲状腺功能减退也可能导致腕管综合征等神经卡压。营养缺乏如维生素B1、B6、B12缺乏可引发神经脱髓鞘,常见于酗酒或吸收不良综合征患者。感染因素中,带状疱疹病毒可直接侵犯神经节,莱姆病、HIV感染也可能累及周围神经。免疫介导的疾病如吉兰-巴雷综合征,因自身抗体攻击神经髓鞘导致急性瘫痪。中毒性病因包括重金属铅、砷、化疗药物顺铂、长春新碱及长期接触有机溶剂等。物理性损伤如挤压伤、骨折或手术误伤可造成局部神经断裂或卡压,遗传性疾病如腓骨肌萎缩症CMT则与基因突变相关。

诊断周围性神经疾病需详细询问病史,包括职业暴露、用药史及家族史。实验室检查如血糖、肾功能、甲状腺功能、维生素水平及抗体检测有助于明确病因。神经电生理检查可定位病变范围与性质,必要时需行神经活检。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控制血糖、补充维生素、免疫调节或避免毒物接触。疼痛管理可使用抗惊厥药或抗抑郁药,康复训练对功能恢复至关重要。早期干预可延缓病情进展,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