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芤脉是什么意思

2024.07.16 12:07

芤脉是一种中医脉象,表现为浮大而软,按之中空。

芤脉常见于失血、伤阴等病症。其脉象特点为脉位偏浮,轻取即得,有浮大之感;重按则脉象中间空虚,好似按在葱管之上。芤脉的形成主要与血液骤减,血管充盈度不足有关。当人体大量失血,如急性外伤出血、妇女崩漏、吐血、衄血等,或严重伤阴,导致阴液亏损时,脉管内血量减少,不能充实脉道,而血管的弹性仍在,就会呈现出这种浮大中空的脉象。

在临床诊断中,芤脉具有重要的提示意义。通过芤脉可以推测患者可能存在急性失血或阴液耗损的情况。脉象的判断需要结合患者的整体症状、病史等进行综合分析,不能仅凭脉象就确诊疾病。同时,还需与其他脉象进行鉴别,如革脉也有浮大的特点,但革脉的周边坚实,与芤脉的中空有所不同。

中医通过切脉来获取身体的信息,芤脉的出现为中医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线索。医生可根据芤脉及其他临床表现,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止血、养阴等,以恢复人体的气血平衡和健康状态。芤脉是中医脉象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对于中医的辨证论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