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什么是慢性肝功能衰竭失代偿期

2024.11.19 09:21

慢性肝功能衰竭失代偿期是指在慢性肝病的基础上,肝脏功能严重受损,超出了肝脏自身代偿能力的一种临床状态。

在慢性肝病发展过程中,如慢性乙肝、丙肝、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长期对肝脏造成损害。进入失代偿期后,肝脏的合成、代谢、解毒等功能出现明显障碍。白蛋白合成减少,会导致患者出现腹水、水肿等情况;凝血因子合成不足,使得凝血功能异常,容易出现出血倾向,如鼻出血、牙龈出血,严重时可出现消化道大出血;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异常,会引起黄疸,表现为皮肤和巩膜黄染;同时,肝脏的解毒功能下降,体内毒素蓄积,可引发肝性脑病,患者会出现意识障碍、行为失常等精神神经症状。

对于慢性肝功能衰竭失代偿期患者,要特别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减少体力和脑力的消耗。饮食上要严格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避免一次摄入过多蛋白质诱发肝性脑病,同时要保证足够的热量供应,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应严格戒酒,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定期到医院进行肝功能、凝血功能、腹部超声等相关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家属也要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