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急性肠炎如何确诊

2024.08.12 14:55

急性肠炎的确诊可以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和病原学检查等多种方法:具体分析如下:

1.临床表现:急性肠炎的诊断首先依赖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主诉,如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以及体检发现的发热、腹部压痛、肠鸣音亢进等表现,进行初步判断。医生还会询问患者的饮食史、旅行史、接触史等,以帮助确定病因。

2.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和大便常规等。血常规可发现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等炎症表现;大便常规可检测到病原微生物、红细胞、白细胞等,有助于判断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

3.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CT等,可以帮助医生观察肠道结构,了解是否存在肠梗阻、炎症性病变等。这些检查对于诊断急性肠炎的病因和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4.内镜检查:对于疑似急性肠炎的患者,可通过结肠镜或小肠镜检查,直接观察肠道黏膜病变,并进行活检。内镜检查有助于确诊炎症性肠病、感染性肠炎等疾病。

5.病原学检查:包括细菌培养、病毒检测、寄生虫检查等。这些检查可以帮助确定急性肠炎的病原体,为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

急性肠炎的确诊需要综合上述各项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在确诊后,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积极治疗,注意饮食调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促进病情恢复。同时,加强预防措施,如注意个人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等,有助于降低急性肠炎的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