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挖耳屎出血怎么办

2025.10.20 17:59

挖耳屎出血应立即停止掏耳动作避免二次损伤、用干净棉球轻压止血防止感染、避免耳道进水降低炎症风险、观察出血量和疼痛程度判断是否就医、不要自行使用药物或工具深入清理。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停止掏耳动作避免二次损伤:挖耳过程中出血通常因用力过猛或工具尖锐划伤耳道皮肤导致。此时继续操作可能扩大伤口或引发感染,需立刻停手。耳道皮肤薄且敏感,反复刺激会延长愈合时间,甚至造成局部肿胀。

2.用干净棉球轻压止血防止感染:出血后取无菌棉球轻轻堵住外耳道口,通过压迫帮助止血。注意不可塞入过深,避免棉絮残留。若血液渗出较多,可更换棉球但不要频繁操作,保持按压10分钟左右。止血后24小时内避免触碰伤口。

3.避免耳道进水降低炎症风险:出血后耳道黏膜屏障受损,接触水可能带入细菌引发感染。洗澡时可用防水耳塞或涂凡士林的棉球遮挡外耳,游泳需暂停。若进水需倾斜头部使水自然流出,切勿用棉签吸水。

4.观察出血量和疼痛程度判断是否就医:少量血丝且无持续疼痛可先居家处理。若出血量大、伴随听力下降或剧烈疼痛,可能伤及鼓膜或存在深部损伤,需及时就诊。耳道持续渗血超过12小时也需专业检查。

5.不要自行使用药物或工具深入清理:出血后耳道内可能残留血痂或分泌物,但用镊子、挖耳勺等工具易造成二次划伤。滴耳液可能刺激伤口,抗生素药粉会结块阻碍愈合。需由医生评估后处理。

出血后三天内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减少咀嚼动作牵拉耳部。保持睡眠时患耳朝上,避免压迫。若出现发热、耳鸣或眩晕需立即就医。日常清理耳垢建议仅清洁外耳道可见部分,深度清洁需专业器械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