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老年人得了脑梗塞怎么办

2025.08.11 14:18

老年人得了脑梗塞需要及时就医进行专业治疗、遵医嘱使用药物控制病情、配合康复训练恢复功能、调整饮食结构保持清淡、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进行专业治疗:脑梗塞属于急性脑血管疾病,发病后需立即送往医院。医生会根据病情采取溶栓、抗凝或改善脑循环等措施,早期干预能有效减少脑组织损伤。错过黄金治疗时间可能导致后遗症加重,因此发病后6小时内是救治关键期。

2.遵医嘱使用药物控制病情:治疗后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斑或降压药物,防止血栓再次形成。药物剂量和种类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不可自行增减或停药。部分药物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或出血倾向,需定期检查凝血功能。

3.配合康复训练恢复功能:脑梗塞常导致肢体瘫痪或语言障碍,康复训练应尽早开始。针灸、按摩及针对性运动可促进神经功能重建,改善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康复过程需循序渐进,过度训练可能造成二次损伤。

4.调整饮食结构保持清淡:低盐低脂饮食有助于控制血压和血脂,减少血管负担。增加蔬菜、水果摄入补充维生素,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吞咽困难者可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防止呛咳引发肺炎。

5.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脑梗塞易复发,需通过头颅影像学检查和血液指标评估恢复情况。发现头晕、肢体麻木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诊。医生会根据复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降低再次梗塞风险。

脑梗塞患者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或情绪激动。家属应协助记录日常血压、血糖数据,观察用药后反应。居住环境需防滑防摔,减少意外发生。戒烟限酒对预防血管痉挛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