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外伤是怎么回事

2025.09.30 16:08

脑外伤是指头部受到外力作用导致的颅脑组织损伤。这类损伤可能由交通事故、跌倒、运动伤害或暴力事件等多种原因引起,严重程度从轻微脑震荡到危及生命的颅内出血不等。脑外伤不仅影响生理功能,还可能对认知、情绪和行为产生长期影响,需要及时诊断与干预。

脑外伤的病理机制复杂,外力冲击可能导致颅骨骨折、脑组织挫裂伤或血管撕裂。损伤后,脑细胞可能因缺氧、炎症反应或颅内压升高而进一步受损。轻度脑外伤常见症状包括头痛、眩晕和短暂意识丧失,重度则伴随持续昏迷、肢体瘫痪或语言障碍。现代医学通过CT、MRI等影像技术评估损伤范围,并采取药物、手术或康复治疗相结合的方式改善预后。早期干预对减少后遗症至关重要,例如控制颅内压或预防癫痫发作。

预防脑外伤需注重日常防护,如佩戴头盔参与高风险运动、驾车系安全带等。伤后需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尤其出现呕吐、嗜睡或瞳孔不等大时需立即就医。康复阶段应遵循医嘱进行认知训练和肢体功能锻炼,避免过早恢复剧烈活动。心理支持同样重要,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或抑郁,需专业心理疏导配合治疗。定期复查有助于监测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