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十二指肠多发息肉是怎么引起的

2025.01.02 14:38

十二指肠多发息肉的产生可能与炎症刺激、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等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炎症刺激:炎症长期刺激十二指肠黏膜,黏膜在修复过程中可能出现异常增生,进而形成息肉。例如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周围的黏膜,在炎症反复作用下,细胞增殖和分化失去正常调控。这种情况下,积极治疗原发炎症疾病是关键,如使用抑酸药物减少胃酸对十二指肠黏膜的刺激,促进黏膜修复。

2.遗传因素:某些基因的遗传变异可能使个体具有易患息肉的体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遗传性疾病,就可能累及十二指肠,导致多发息肉出现。对于有家族病史的人群,需要密切进行内镜检查监测。

3.不良生活习惯:长期吸烟、酗酒、高脂饮食、低纤维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影响十二指肠的内环境。吸烟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酗酒对黏膜的直接损伤,高脂饮食导致的脂代谢紊乱等,都可能促使息肉形成。改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均衡饮食有助于减少息肉发生风险。

4.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十二指肠后,会引发一系列的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释放的毒素和酶会破坏黏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刺激黏膜上皮细胞异常增生,从而产生息肉。根除幽门螺杆菌是主要的应对措施,通常采用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和抗生素联合治疗。

5.胆汁反流:胆汁反流至十二指肠,胆汁中的胆盐等成分可损害黏膜屏障,引起黏膜的慢性炎症,在炎症基础上容易形成息肉。改善胆汁反流情况,可使用促胃肠动力药物,防止胆汁在十二指肠内的潴留。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规律饮食、适度运动、避免过度劳累等。定期进行体检,尤其是有相关风险因素的人群,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十二指肠息肉等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