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疝到底是什么

2025.08.18 14:54

脑疝是一种严重的医学状况,指的是脑组织因颅内压力增高而向颅腔内的其他区域或颅外部分移位的现象。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脑部受到损伤、肿瘤、出血或水肿等情况下,导致颅内压力异常升高,从而迫使脑组织向狭窄的空间移动。脑疝的发生可能会压迫重要的脑结构,进而影响生命体征,甚至导致死亡。

脑疝的类型主要包括颞叶疝、枕叶疝和小脑疝等。颞叶疝是最常见的一种,通常发生在颞叶区域,可能会压迫脑干,影响呼吸和心跳等基本生命功能。枕叶疝则是由于后脑部的压力增高,导致脑组织向下移位,可能会影响视觉和协调能力。小脑疝则是小脑部分向颈椎管内移位,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脑疝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瞳孔变化、肢体无力等,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脑疝的类型和程度密切相关。及时识别和处理脑疝至关重要,通常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进行确诊。

在面对脑疝的情况下,务必保持高度警惕。早期识别症状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至关重要,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不可逆转的后果。对于已经确诊的脑疝患者,急救措施通常包括降低颅内压、控制水肿和及时进行外科干预等。预防脑疝的发生,关键在于控制可能导致颅内压升高的基础疾病,如高血压、脑部肿瘤等。同时,避免头部外伤,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有助于降低脑疝的风险。对于已经出现脑疝症状的患者,切忌自行用药或延误就医,应尽快到医院接受专业评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