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幽门螺杆菌胃炎症状

2024.12.19 16:19

幽门螺杆菌胃炎可能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具体分析如下:

1.腹痛: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部后,会破坏胃黏膜的保护屏障,引发炎症反应。炎症刺激胃黏膜下的神经末梢,导致腹部疼痛。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因人而异,可能是隐痛、胀痛或烧灼样痛,多位于上腹部,有时也会无规律发作,在进食后可能会加重。

2.腹胀:幽门螺杆菌在胃内产生的一些酶和毒素,会影响胃的正常消化功能。胃排空延迟,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过长,发酵产生气体,从而引起腹胀感。患者会感觉腹部胀满不适,有时还会看到腹部膨隆。

3.恶心:幽门螺杆菌引发的胃炎会使胃部的神经敏感性增加,同时胃内环境的改变也会刺激胃黏膜上的感受器。这些刺激信号传导至大脑的呕吐中枢,就容易产生恶心的感觉,尤其是在闻到油腻气味或者早晨起床时可能更为明显。

4.呕吐:当胃炎比较严重时,胃部的逆蠕动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胃黏膜炎症、水肿,胃的正常蠕动节律被打乱,胃内容物不能顺利向下排空,反而向上反流,就会引起呕吐。呕吐物可能为胃内未消化的食物,严重时可能带有胆汁。

5.食欲不振:由于胃部存在炎症,消化功能减弱,患者会出现饱腹感,对食物缺乏兴趣。而且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影响胃内的激素分泌,改变味觉感受,使得患者不想进食,长期下去可能导致体重减轻。

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如尽量不吃生冷食物,提倡使用公筷、公勺,分餐制等,以减少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机会。同时,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