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雯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血管神经性水肿

2024.12.05 08:11

血管神经性水肿是一种发生于皮下疏松组织或黏膜的局限性水肿。

血管神经性水肿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它主要是由于身体对某些物质过敏,导致体内的一些生物活性物质释放,如组胺等。这些物质会使血管扩张并且通透性增加,血浆渗出到组织间隙从而引发水肿。常见的诱发因素包括食物过敏,像海鲜、坚果等;药物过敏,例如青霉素等抗生素;还有昆虫叮咬等。这种水肿可以发生在身体的多个部位,如眼睑、口唇、舌、外生殖器等组织疏松的部位较为常见。发作时,局部皮肤或黏膜会突然出现肿胀,边界通常不明显,肤色正常或者淡红,质地柔软,有弹性,一般无疼痛,但是可能会有瘙痒、灼热感或者麻木感。肿胀往往在数小时或者1-2天内逐渐消退,不留痕迹。

在严重的情况下,血管神经性水肿可能会累及呼吸道黏膜,导致喉头水肿。喉头水肿是非常危险的情况,会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危及生命。如果是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这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体内缺乏一种特定的补体成分或者其功能存在缺陷,导致水肿更容易频繁发作,而且病情可能更为严重。对于血管神经性水肿的治疗,首先要寻找并避免诱发因素。如果是过敏引起的,轻度的可以使用抗组胺药物来减轻症状,如氯雷他定等。对于严重的喉头水肿等情况,可能需要使用肾上腺素等急救药物,同时要进行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等紧急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