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什么是骨不连

2024.10.13 00:46

骨不连是指骨折经过治疗后,超过一般愈合时间通常为9个月,且连续观察3个月仍没有进一步愈合的迹象。

骨不连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多种因素可能导致其出现。首先,骨折的严重程度是重要因素之一,如果骨折端存在严重的粉碎、缺损或血运破坏,会影响愈合。局部的感染也会阻碍骨折愈合的进程,导致骨不连。不恰当的治疗方式,如固定不牢固、过早负重等,也可能引发骨不连。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也不容忽视,如营养不良、患有某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吸烟等都可能增加骨不连的风险。当发生骨不连时,患者可能会出现疼痛,特别是在活动或负重时,骨折端可能有异常活动,肢体功能也会受到限制。

对于骨不连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方案。可能包括再次手术,重新进行固定、植骨等操作以促进愈合;改善局部的血运;积极控制感染;纠正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身体状况等。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积极配合,遵医嘱进行康复锻炼和定期复查。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骨不连非常重要,以避免出现肢体功能障碍等更严重的后果。而且,对于骨折患者,在治疗后要密切关注愈合情况,做好康复护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尽可能降低骨不连发生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