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颅内动静脉畸形的治疗

2025.08.11 14:18

颅内动静脉畸形的治疗包括手术切除、血管内栓塞、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治疗及保守观察。具体分析如下:

1.手术切除:通过开颅手术直接切除畸形血管团,适用于位置表浅或出血风险高的病例。手术能彻底消除病灶,但创伤较大,可能损伤周围脑组织。术前需评估患者全身状况及畸形血管的解剖位置,术后需密切监测颅内压及神经功能。

2.血管内栓塞:通过导管将栓塞材料注入畸形血管,阻断血流以减少出血风险。适用于深部或手术难以到达的病灶。该方法创伤小,但可能需多次操作,且无法完全消除畸形血管。术后需关注栓塞材料是否移位或引发缺血。

3.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利用高能射线聚焦照射畸形血管,使其逐渐闭塞。适用于小型或深部病灶,尤其适合手术高风险患者。治疗起效缓慢,可能需数年,期间仍有出血风险。需定期影像学随访评估疗效。

4.联合治疗:结合手术、栓塞或放射治疗以提高疗效。例如先栓塞减少血流再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后辅助栓塞。方案需个体化设计,平衡疗效与风险。联合治疗可能降低单一疗法的并发症,但操作复杂,需多学科协作。

5.保守观察:对无症状或低出血风险的病例采取定期随访,避免过度干预。适用于高龄或合并严重疾病的患者。需通过影像学动态监测畸形变化,一旦出现症状再考虑积极治疗。保守期间需控制血压及避免剧烈运动。

治疗方案需根据畸形大小、位置、症状及患者整体状况综合选择。术后或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头痛、癫痫或神经功能缺损,需及时处理。避免吸烟及饮酒,定期复查影像学以评估疗效或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