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深静脉血栓有什么症状

2025.03.24 17:51

深静脉血栓的症状包括患肢肿胀、疼痛或压痛、皮肤发红或变色、浅静脉扩张以及活动受限,具体分析如下:

1.患肢肿胀: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血液回流受阻,导致患肢静脉压力升高,液体渗出到周围组织,引起明显的肿胀。肿胀通常发生在小腿、大腿或整个下肢,且多为单侧。肿胀程度与血栓的位置和严重程度有关,严重时可能伴有皮肤紧绷感。肿胀在站立或久坐后加重,抬高患肢可部分缓解。

2.疼痛或压痛:血栓刺激静脉壁及周围组织,引发疼痛。疼痛性质多为钝痛或胀痛,常伴有压痛,尤其在触摸或按压患肢时明显。疼痛部位多与血栓位置一致,如小腿、大腿或腹股沟区域。疼痛程度因人而异,轻者仅有不适感,重者可能影响正常活动。疼痛在活动或站立时加重,休息后有所缓解。

3.皮肤发红或变色:血栓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皮肤颜色改变。患肢皮肤可能出现发红、青紫或苍白等异常色泽。皮肤温度也可能发生变化,如局部发热或发凉。这些变化通常局限于血栓形成的区域,且随着病情进展可能逐渐扩大。皮肤变色是深静脉血栓的重要体征之一,需引起重视。

4.浅静脉扩张: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血液通过浅静脉回流,导致浅静脉扩张。患肢表面可见明显的静脉曲张,尤其在站立时更为明显。扩张的静脉可能呈现蓝色或紫色,且触之较硬。浅静脉扩张多发生在小腿或大腿内侧,严重时可能伴有静脉炎或溃疡。这一症状提示深静脉回流严重受阻,需及时就医。

5.活动受限:由于肿胀、疼痛和静脉回流障碍,患肢活动能力受到限制。患者可能感到患肢沉重、无力,行走或站立时不适感加重。严重时可能出现跛行或无法正常活动。活动受限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还可能加重血栓形成的风险。出现活动受限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深静脉血栓是一种严重的血管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肺栓塞等致命并发症。早期识别症状并采取适当治疗措施至关重要。患者应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当活动下肢,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危人群,如长期卧床、手术后或患有慢性疾病者,应采取预防措施,如穿戴弹力袜、使用抗凝药物等。定期体检和及时就医是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