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颅骨骨折的并发症有哪些

2025.01.09 17:14

颅骨骨折的并发症包括颅内出血、脑损伤、感染、癫痫、颅内压增高,具体分析如下:

1.颅内出血:颅内出血是颅骨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分为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和脑内血肿。硬膜外血肿通常由动脉破裂引起,表现为快速的神经功能恶化;而硬膜下血肿则多由静脉破裂造成,症状可能在数小时至数天内逐渐加重。脑内血肿则是脑组织内出血,可能导致局部脑功能障碍。颅内出血的发生需要及时识别和处理,以防止进一步的脑损伤。

2.脑损伤:脑损伤是颅骨骨折的另一重要并发症,可能由直接的外力造成,也可能由于颅内出血引起。脑损伤的程度可以从轻微的脑震荡到严重的脑挫伤,甚至是不可逆的脑死亡。临床表现包括意识障碍、运动障碍、语言障碍等。脑损伤的评估通常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以确定损伤的范围和性质。

3.感染:颅骨骨折后,尤其是开放性骨折,感染的风险显著增加。感染可能导致脑膜炎、脑脓肿等严重并发症,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神经功能缺损等。预防感染的关键在于及时清创、抗生素治疗以及密切监测患者的临床表现。感染的管理需要多学科合作,包括神经外科、感染科等专业的综合治疗。

4.癫痫:癫痫是颅骨骨折后可能出现的长期并发症,尤其是在伴有脑损伤或颅内出血的情况下。癫痫发作可能在受伤后数周、数月甚至数年后发生,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治疗癫痫通常需要长期使用抗癫痫药物,并定期随访以评估疗效和调整用药。

5.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是颅骨骨折后常见的并发症,可能由颅内出血、脑肿胀或脑水肿等因素引起。颅内压增高会导致头痛、呕吐、视力模糊、意识障碍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脑疝,危及生命。治疗颅内压增高的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外科减压等,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处理。

在处理颅骨骨折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变化,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确保早期发现并发症。对开放性骨折患者需进行严格的消毒和清创,预防感染的发生。对出现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应采取有效的降压措施,必要时进行手术干预。患者的康复过程也需重视,定期随访并评估神经功能,确保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