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胃心综合征会不会导致房颤

2024.08.09 10:23

胃心综合征可能会导致房颤。

胃心综合征主要是由于胃部疾病,如胃部的炎症、溃疡、肿瘤等,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紊乱。当胃部疾病刺激迷走神经或交感神经时,可能会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可能导致心脏传导减慢、心肌兴奋性改变等;交感神经兴奋则可能使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等。这些神经功能的紊乱可能会打破心脏电活动的平衡,从而增加房颤发生的风险。

在胃心综合征中,胃部的不适症状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反应。例如,疼痛、胀满等不适可导致体内儿茶酚胺等应激激素释放增加,进而影响心脏的电生理特性。同时,长期的胃部疾病可能导致患者身体整体状态不佳,营养吸收障碍、贫血等情况也可能间接对心脏功能产生不利影响,使心脏更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包括房颤。患者因胃部疾病而产生的焦虑、紧张等情绪也可能加重心脏的负担,进一步促进房颤的发生。而且,胃心综合征患者可能本身就存在一些心脏的潜在异常或易感性,在胃部疾病的诱发下,这些潜在问题更容易显现出来,表现为房颤等心律失常。胃心综合征与房颤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但具体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涉及神经、内分泌、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对于有胃部疾病同时出现心脏不适的患者,需要综合考虑,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诊断,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