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新生儿胆汁淤积严不严重

2025.01.15 16:18

新生儿胆汁淤积是一种相对严重的病症,可能会对新生儿的健康产生较大影响。胆汁淤积是指胆汁在肝脏或胆道系统内积聚,无法正常排出,导致胆红素水平升高,进而引发黄疸等一系列问题。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会导致肝功能损害,甚至引发更为严重的并发症。

胆汁淤积在新生儿中并不罕见,尤其是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更容易受到影响。其病因可能包括先天性胆道畸形、肝脏代谢异常、感染等。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对胆汁的处理能力较弱,容易出现胆汁淤积的情况。临床表现通常为黄疸,皮肤和眼睛的巩膜可能会变黄,严重时可能伴随尿色加深和大便颜色变浅等现象。家长在发现新生儿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早期干预可以有效改善病情,减少对肝脏的损害。

在护理新生儿时,家长需要特别注意观察宝宝的皮肤和眼睛的颜色变化,定期监测体重和喂养情况,确保宝宝摄入足够的营养。同时,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避免感染的发生。若发现新生儿有异常表现,如持续性黄疸、食欲不振、嗜睡等,应立即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复查,确保胆红素水平在正常范围内。对于确诊为胆汁淤积的新生儿,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病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营养支持或手术干预等。家长的细心观察与及时就医是保障新生儿健康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