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协调性宫缩乏力怎么护理

2025.04.28 17:44

协调性宫缩乏力的护理包括密切监测宫缩及胎心变化、提供心理支持减轻焦虑、指导产妇保持体力合理休息与活动、调整体位促进宫缩增强、必要时遵医嘱使用促进宫缩药物。具体分析如下:

1.密切监测宫缩及胎心变化:通过持续胎心监护和触诊评估宫缩频率、强度及持续时间,及时发现异常并干预,确保胎儿宫内安全。记录宫缩间隔与持续时间,为医疗决策提供依据。

2.提供心理支持减轻焦虑:焦虑情绪可能抑制宫缩,护理人员需耐心解释产程进展,鼓励产妇表达感受,通过陪伴和安抚降低紧张情绪,增强分娩信心。

3.指导产妇保持体力合理休息与活动:在宫缩间歇期建议侧卧休息,避免过度消耗;宫缩时协助采取舒适体位,如慢走或摇摆骨盆,以促进胎头下降和宫缩协调。

4.调整体位促进宫缩增强:尝试改变体位如半卧位、侧卧位或膝胸卧位,利用重力作用改善胎轴压迫,刺激宫缩反射,必要时配合热敷腰骶部缓解疼痛。

5.必要时遵医嘱使用促进宫缩药物:在排除头盆不称等禁忌后,按规范静脉滴注缩宫素,严格调控剂量与速度,监测用药后宫缩及胎心反应,预防强直性宫缩或胎儿窘迫。

协调性宫缩乏力的护理需结合个体情况动态调整,重点在于维持产程进展与母婴安全。护理过程中需注重人文关怀与医疗干预的平衡,确保措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