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乙型肝炎病毒能不能治好

2025.08.19 16:15

乙型肝炎病毒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但可以通过有效的治疗手段控制病情,减少对肝脏的损害,改善生活质量。许多患者在接受适当的治疗后,能够实现长期的病毒抑制,甚至达到功能性治愈的状态,即体内病毒量降至检测不到的水平,且不再需要长期用药。

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感染后可能发展为急性或慢性肝炎。对于急性乙型肝炎,许多患者能够在几个月内自愈,免疫系统会清除病毒。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可能长期存在,导致肝脏炎症、纤维化,甚至肝硬化或肝癌。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现有的抗病毒药物,如核苷酸类药物,能够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降低肝脏炎症,改善肝功能。对于部分患者,干扰素治疗也可能有助于清除病毒。虽然这些治疗手段不能完全消灭病毒,但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在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肝功能和病毒载量非常重要,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患者在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酗酒等,以减轻肝脏负担。同时,定期进行肝脏影像学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肝脏问题。对于乙型肝炎患者,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家庭成员和密切接触者也非常重要,以防止病毒传播。心理健康同样不可忽视,面对长期的治疗和健康管理,保持积极的心态,寻求专业的心理支持,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虽然乙型肝炎病毒目前无法彻底治愈,但通过科学的治疗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享有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