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是怎么回事

2024.12.03 11:23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主要与感染、炎症性肠病、肿瘤、反应性增生、其他因素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感染:感染是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最常见的原因。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可随血液循环到达肠系膜淋巴结,引发免疫反应,导致淋巴结肿大。例如,儿童常见的肠系膜淋巴结炎多由柯萨奇B病毒感染引起,也可由链球菌、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所致。患者常伴有发热、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在治疗上,针对不同的病原体,采用相应的抗感染药物。如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病毒感染多采用对症治疗,一般随着感染的控制,肿大的淋巴结会逐渐恢复正常。

2.炎症性肠病: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等。这类疾病会引起肠道的慢性炎症,炎症因子可刺激肠系膜淋巴结,使其肿大。以克罗恩病为例,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病变可累及从口腔到肛门的各段消化道。除了肠道症状外,还可能出现营养不良、发热等全身表现。对于炎症性肠病,需要使用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进行长期的规范治疗,以控制肠道炎症,减轻淋巴结肿大。

3.肿瘤:肿瘤也可能导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一方面,肠道本身的肿瘤,如结肠癌、直肠癌等,癌细胞可通过淋巴道转移至肠系膜淋巴结,使其肿大。另一方面,淋巴瘤等全身性淋巴系统肿瘤,也可累及肠系膜淋巴结。肠道肿瘤患者除了有淋巴结肿大外,还会有便血、排便习惯改变、腹痛、腹部肿块等症状。对于肿瘤引起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需要根据肿瘤的类型、分期等采取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手段。

4.反应性增生: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过敏反应可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的反应性增生。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身免疫系统紊乱,产生的自身抗体可攻击身体各组织器官,肠系膜淋巴结也可能受到影响而肿大。过敏体质者接触过敏原后,身体发生过敏反应,也可能导致肠系膜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这类患者可能伴有皮疹、瘙痒、关节疼痛等症状。治疗主要是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自身免疫性疾病需要使用免疫调节剂等药物,过敏者需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必要时使用抗过敏药物。

5.其他因素:一些其他因素也可能与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有关。例如,药物副作用可能影响身体的免疫功能或直接刺激淋巴结,导致肿大。腹部外伤后,局部组织的修复过程中可能出现炎症反应,波及肠系膜淋巴结。还有一些先天性因素,如淋巴管发育异常等,也可能导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对于这些情况,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相应的处理,如调整药物、处理外伤后的并发症等。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当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减少感染的机会。如果出现腹痛、腹部肿块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