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宝宝鞘膜积液常不常见

2025.07.23 17:13

鞘膜积液在婴幼儿中较为常见,尤其是男婴。该现象主要由于鞘状突未完全闭合,导致腹腔液体流入阴囊或腹股沟区域形成积液。多数情况下属于生理性,随着生长发育可自行吸收,无需过度干预。

鞘膜积液分为交通性和非交通性两种类型。交通性鞘膜积液与腹腔相通,积液量会随体位变化而增减;非交通性则表现为局部囊性包块,体积相对固定。新生儿期发病率较高,约80%的病例在出生后一年内自愈。若两岁后仍未消退,或伴随疼痛、红肿等症状,需考虑病理性因素,如感染或疝气等,此时应及时就医评估。超声检查是诊断鞘膜积液的主要手段,能明确积液范围和性质。

日常生活中需避免挤压或频繁触碰患处,防止继发感染。选择宽松衣物减少摩擦,洗澡时注意清洁但避免用力揉搓。观察积液变化,若突然增大、变硬或出现发热,可能提示并发症,需立即就诊。少数顽固性病例需手术治疗,通常采用鞘状突高位结扎术,预后良好。家长无需过度焦虑,但应定期随访,确保问题得到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