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耳朵里面长了个疙瘩

2023.07.19 08:48

耳朵里面长了个疙瘩考虑是外耳湿疹、中耳炎、乳突炎、外耳道疖肿、外耳道胆脂瘤等原因导致的,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进行处理。

1.外耳湿疹。

该病主要与食用过敏食物、接触过敏物质、不良挖耳习惯等有关,患病后会使局部出现丘疹,有瘙痒以及脱屑症状。若是因过敏因素引起的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西替利嗪片、盐酸苯海拉明片、氯雷他定片等抗过敏药物治疗。恢复期间需要及时寻找出过敏原,避免再次接触或食用,用药时需要遵医嘱。

2.中耳炎。

通常与病原体感染有关,随着病原体数量的不断增多,会对中耳部位造成刺激和损伤,引起耳痛、听力下降、耳道黏膜充血和肿胀。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苯酚甘油滴耳液、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等药物治疗,此类药物仅可以外用,并不可以内服,以免对胃肠道部位造成刺激。

3.乳突炎。

此病主要与细菌感染有关,患病后会产生炎性渗出物引起乳突部位轻微肿胀、红肿、压痛等现象,也会使局部有明显凸起。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青霉素V钾片、头孢克肟颗粒、头孢呋辛酯颗粒等抗生素药物治疗,此类药物成分对细菌有抑制作用,用药时需要注意,对于药物成分过敏者禁用。

4.外耳道疖肿。

患病后会导致外耳道皮肤呈充血的状态,引起较为剧烈的疼痛、起疙瘩、红肿等现象。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青霉素钾、盐酸克林霉素氯化钠注射液等药物,注射药物后局部皮肤会留有针孔,需要加强皮肤管理,以免出现针孔感染。

5.外耳道胆脂瘤。

此病主要与外伤有密切关系,随着胆脂瘤体积的不断增大,会对周围组织造成压迫,通常会突出于局部皮肤,伴有耳周围触痛或张嘴时疼痛感。可以在医生操作下通过外耳道形成术、乳突开放术、鼓室形成术等手术方法治疗,术后需要保持愉悦的心情,可以与家属及时沟通,能分散患者对疾病的关注度。

患者在恢复期间需要保持耳道的清洁和干燥,恢复期间禁止游泳,洗澡时避免将水进入耳内,以免影响自身病情恢复,还需要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起居习惯,可以为身体恢复提供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