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游泳应如何预防抽筋

2025.08.01 08:56

游泳时预防抽筋需做好充分热身运动、保持水分和电解质平衡、避免突然剧烈运动、注意保暖及控制游泳时间。具体分析如下:

1.做好充分热身运动:游泳前进行10-15分钟的热身活动,重点拉伸腿部、腰部和手臂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肌肉突然收缩的风险。热身动作包括慢跑、高抬腿、关节旋转等,逐步提高肌肉温度与柔韧性,避免冷刺激引发痉挛。

2.保持水分和电解质平衡:脱水或电解质流失易导致肌肉异常收缩,游泳前1小时补充适量淡盐水或运动饮料,游泳中每隔20分钟少量饮水。钠、钾、镁等电解质对神经肌肉传导至关重要,缺乏时可能诱发抽筋。

3.避免突然剧烈运动:游泳时需循序渐进增加强度,避免短时间内全力冲刺或突然改变泳姿。肌肉在未适应高强度负荷时容易因过度收缩而痉挛,尤其是疲劳状态下更需保持动作平稳。

4.注意保暖:水温过低会刺激肌肉血管收缩,减少血流供应,增加抽筋概率。选择适宜水温环境游泳,若水温较低,可穿戴胶衣或提前用温水淋浴适应,游泳后及时擦干身体避免受凉。

5.控制游泳时间:长时间游泳易引发肌肉疲劳,建议单次游泳不超过1小时,中途适当休息。疲劳状态下肌肉协调性下降,乳酸堆积可能干扰正常收缩功能,需合理安排运动与间歇时间。

游泳前需评估自身健康状况,心血管疾病或肌肉损伤未愈者应谨慎参与。饭后1小时内避免游泳,防止消化系统与肌肉争抢血液供应。抽筋发生时保持冷静,缓慢拉伸痉挛部位并呼救,不可强行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