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肾结石为什么尿里有白色絮状物

2025.10.30 07:12

肾结石导致尿液中白色絮状物可能是结石碎片随尿液排出、尿路感染引发脓性分泌物、尿液酸碱度变化使矿物质沉淀、肾脏或尿路黏膜损伤脱落细胞增多、尿液浓缩导致结晶析出。具体分析如下:

1.结石碎片随尿液排出:肾结石移动过程中可能碎裂,细小颗粒与尿液混合形成絮状物。结石成分如草酸钙或磷酸盐在排出时呈现白色,尤其结石体积较小或质地疏松时更易发生。

2.尿路感染引发脓性分泌物:结石摩擦尿路黏膜易诱发感染,白细胞和细菌代谢物形成脓液。脓液与尿液混合后呈现絮状,常伴随尿频、尿急或发热等症状。

3.尿液酸碱度变化使矿物质沉淀:结石患者尿液酸碱平衡可能紊乱,磷酸盐或尿酸盐在碱性或酸性尿液中过度饱和析出。沉淀物悬浮于尿液中,形成白色絮状或浑浊外观。

4.肾脏或尿路黏膜损伤脱落细胞增多:结石划伤肾盂或输尿管黏膜,导致上皮细胞、黏液或少量血液脱落。这些物质与尿液混合后形成絮状物,可能伴有轻微血尿。

5.尿液浓缩导致结晶析出:饮水不足或出汗过多时尿液浓缩,矿物质结晶如磷酸铵镁等易聚集。结晶与尿液中的蛋白结合,形成可见的白色絮状沉淀。

出现白色絮状物需及时就医检查尿液常规和影像学,明确是否需抗感染或排石治疗。日常保持充足饮水,避免高草酸饮食,减少结石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