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善闻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腺性膀胱炎能不能自愈

2025.07.22 14:34

腺性膀胱炎通常无法自愈,属于慢性炎症性疾病,需要医学干预控制症状并防止病情进展。该病主要表现为膀胱黏膜腺上皮化生,常与长期尿路感染、梗阻或刺激因素相关,单纯依靠自身免疫力难以逆转病理改变,及时规范治疗是关键。

腺性膀胱炎的发病机制与膀胱黏膜长期受刺激有关,例如反复细菌感染、结石或导尿管留置等因素可能导致黏膜适应性改变。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下腹隐痛或血尿,部分病例可能发展为膀胱黏膜白斑甚至恶性病变。诊断需结合膀胱镜检及病理活检,影像学检查可排除其他泌尿系统疾病。治疗上以消除诱因为主,包括抗感染治疗、手术解除梗阻,严重者需经尿道电切术去除病变黏膜。部分患者需长期随访,复发时需重新评估治疗方案。

日常需避免憋尿、减少辛辣饮食刺激,保持每日1500-2000ml饮水量。注意会阴部清洁,性活动后及时排尿。慎用含有香精的洗剂,避免膀胱黏膜化学刺激。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停用抗生素。每3-6个月复查尿常规及膀胱超声,出现血尿加重或腰痛需立即就诊。合并糖尿病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免疫力低下人群更需警惕感染复发。绝经后女性可考虑局部雌激素治疗以改善黏膜防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