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脾胃不好是怎么造成的

2025.02.06 18:13

脾胃不好主要由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过度、外感邪气、素体脾虚这几方面造成的。具体分析如下:

1.饮食不节:饮食不规律,如过饥过饱、暴饮暴食,会打乱脾胃正常的运化节奏。过饥使脾胃得不到水谷精微的滋养,功能衰退;过饱则加重脾胃负担,难以运化食物。长期食用生冷食物,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脾胃虚寒,影响消化功能。过食肥甘厚味、辛辣油腻食物,会滋生湿热,蕴结脾胃,阻碍脾胃气机升降,从而引起脾胃功能失调。

2.情志失调:长期的情志不舒,如焦虑、抑郁、愤怒等,会影响脾胃功能。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而脾胃的运化功能依赖于肝气的疏泄。当情志失调时,肝气郁结,横逆犯脾,导致脾失健运;或思虑过度,暗耗心血,影响脾胃气血的生化,脾胃失于濡养,也会出现功能异常。

3.劳逸过度:过度劳累,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会耗伤人体正气,其中包括脾胃之气。长时间的劳累使脾胃得不到充足的休息,运化功能减弱。而过度安逸,缺乏运动,会使脾胃气机呆滞,运化无力,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导致脾胃功能下降,出现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

4.外感邪气:湿邪、寒邪等外感邪气容易侵袭脾胃。湿邪为阴邪,其性黏滞,易阻滞脾胃气机,影响脾胃的运化和升降功能,导致脾胃湿困,出现脘腹胀满、大便溏泄等症状。寒邪直中脾胃,会损伤脾胃阳气,使脾胃虚寒,出现胃脘冷痛、呕吐清水等症状。

5.素体脾虚:先天禀赋不足,脾胃虚弱,或者是由于久病之后,脾胃之气未得到恢复,都会导致脾胃功能较差。这种情况下,脾胃本身的运化、受纳功能就比较薄弱,在受到外界因素影响时,更容易出现脾胃功能失调的症状,如消化不良、身体消瘦等。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规律的饮食和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注意保暖,适当运动,这些都有助于维护脾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