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鼓膜内陷怎么办

2025.10.20 17:58

鼓膜内陷可通过自行捏鼻鼓气促进耳压平衡、使用药物缓解鼻腔充血改善咽鼓管功能、采用物理疗法如红外线照射促进血液循环、手术置管引流严重积液情况、避免用力擤鼻或潜水等加重内陷的行为。具体分析如下:

1.自行捏鼻鼓气促进耳压平衡:捏住鼻孔闭口轻轻鼓气,使气流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平衡鼓膜内外压力。操作需轻柔避免过度用力导致鼓膜损伤,每日可重复数次,尤其乘坐飞机或海拔变化时适用。

2.使用药物缓解鼻腔充血改善咽鼓管功能:鼻用减充血剂或口服抗组胺药可减轻鼻腔黏膜肿胀,促进咽鼓管通畅。需遵医嘱控制用药时长,长期使用可能引发药物性鼻炎,合并感染时需配合抗生素治疗。

3.采用物理疗法如红外线照射促进血液循环:红外线照射耳周可加速局部血流,缓解组织粘连,辅助鼓膜复位。治疗需由专业人员操作,避免灼伤皮肤,急性炎症期禁用。

4.手术置管引流严重积液情况:对顽固性积液或听力显著下降者,可行鼓膜切开置管术排出积液,导管通常数月后自行脱落。术后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游泳或淋浴进水引发感染。

5.避免用力擤鼻或潜水等加重内陷的行为:擤鼻时需单侧交替进行,减少耳压骤变;潜水或高空作业时做好防护,必要时佩戴压力调节耳塞。反复刺激可能造成鼓膜永久性凹陷或穿孔。

出现耳鸣、听力下降或持续耳闷需及时就医,排除中耳炎等并发症。日常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减少辛辣饮食刺激咽部黏膜,保持规律作息以增强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