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怀孕检查有乙肝怎么办

2025.04.16 11:04

怀孕检查有乙肝需及时就医评估肝功能及病毒载量、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定期监测母婴健康状况、采取阻断措施降低母婴传播风险、保持良好心态配合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评估肝功能及病毒载量:怀孕期间发现乙肝感染,首要任务是前往专科医院进行详细检查。通过肝功能检测可判断肝脏是否受损,病毒载量测定能明确体内病毒复制活跃程度。这两项指标是制定后续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若肝功能异常或病毒载量较高,需进一步干预。

2.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部分孕妇在妊娠中晚期需接受抗病毒药物以降低病毒量,减少母婴传播概率。药物选择需严格遵循专业医师指导,避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确保疗效与安全性。

3.定期监测母婴健康状况:怀孕期间需增加产检频率,通过超声、胎心监护等手段观察胎儿发育情况。同时监测孕妇肝功能及病毒载量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产后新生儿也需接受免疫球蛋白和疫苗接种。

4.采取阻断措施降低母婴传播风险:分娩时根据病毒载量选择合适生产方式,避免产道损伤导致感染。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注射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并完成后续接种程序。母乳喂养需结合母亲病毒载量综合评估。

5.保持良好心态配合治疗:乙肝孕妇易产生焦虑情绪,但过度紧张反而不利于病情控制。应充分信任医疗团队,严格遵循医嘱,同时注意休息与营养均衡,避免劳累加重肝脏负担。

怀孕合并乙肝虽需谨慎对待,但通过规范管理可有效控制风险。现代医学已具备成熟的阻断技术,多数情况下能保障母婴安全。关键是在专业指导下科学应对,避免盲目恐慌或忽视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