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吃了虾之后过敏怎么办

2025.03.18 09:24

吃了虾之后过敏应立即停止食用虾类,并尽快采取抗过敏措施。如果症状较轻,可以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或西替利嗪,以缓解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若出现呼吸困难、喉咙肿胀等严重过敏反应,应立即就医,可能需要注射肾上腺素或其他紧急治疗。过敏反应不可忽视,及时处理是避免病情恶化的关键。

虾类过敏属于食物过敏的一种,通常由虾中的蛋白质引发免疫系统过度反应。过敏症状可能在食用后几分钟到几小时内出现,常见表现包括皮肤瘙痒、荨麻疹、面部或嘴唇肿胀、腹痛、恶心、呕吐等。严重时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表现为血压骤降、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危及生命。对于已知对虾过敏的人群,应严格避免食用虾类及可能含有虾成分的食品。同时,建议随身携带抗过敏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在处理虾类过敏时,需注意避免误判症状。例如,某些人可能因虾类不新鲜或烹饪不当而出现胃肠道不适,但这并非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可能因个体差异而表现不同,部分人群可能对虾类过敏但未表现出典型症状,需通过专业过敏原检测确认。对于儿童或老年人,过敏反应可能更为复杂,需特别关注。日常生活中,建议仔细阅读食品标签,避免摄入隐藏的虾类成分。若不确定是否对虾过敏,可咨询医生进行过敏原测试,以明确诊断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