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发生急产时应该怎么办

2025.09.29 12:08

发生急产时应立即呼叫急救、保持产妇平卧避免用力、清理新生儿口鼻确保呼吸、及时断脐防止感染、密切观察产后出血。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呼叫急救:急产发生时第一时间联系专业医疗团队至关重要。产妇可能面临产道撕裂或大出血风险,新生儿可能出现窒息或体温过低。急救人员能提供转运支持,并在途中实施必要处理,如静脉输液或氧气供给。延误救治可能导致不可逆的损伤。

2.保持产妇平卧避免用力:急产过程中胎儿娩出速度过快,强行用力会增加产道损伤概率。平卧体位可减缓分娩进程,降低会阴撕裂风险。若胎头已可见,需指导产妇短促呼吸而非屏气用力,为医护人员争取时间。盲目用力可能导致宫颈裂伤或产后大出血。

3.清理新生儿口鼻确保呼吸:胎儿娩出后需迅速清除口鼻黏液和羊水,避免吸入性肺炎或窒息。用无菌纱布轻拭鼻腔和口腔,保持头部低于身体以利分泌物排出。若新生儿无哭声或面色青紫,需立即进行背部轻拍等刺激呼吸操作。

4.及时断脐防止感染:脐带未严格消毒处理可能引发新生儿败血症。用无菌器械在距胎儿腹部3cm处结扎并剪断,结扎前确认无血液流动。断端需用碘伏消毒并覆盖无菌敷料,避免污染。延迟处理可能导致脐带感染或破伤风。

5.密切观察产后出血:急产易引发子宫收缩乏力或胎盘残留,导致产后出血。需持续按压宫底促进收缩,记录出血量及颜色。若出血超过500mL或伴有血块,需立即使用缩宫药物或手术干预。忽视出血可能引发休克甚至多器官衰竭。

分娩过程中需确保环境温暖避风,避免产妇情绪紧张。所有操作需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器械和敷料应提前消毒备用。产后需监测母婴生命体征至少2小时,警惕迟发性并发症。及时转诊至医疗机构完成后续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