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中医尿频尿急的原因

2025.04.16 11:03

中医认为尿频尿急的原因主要有肾气不足、膀胱湿热、脾虚气陷、肝郁气滞、心肾不交等,具体分析如下:

1.肾气不足:肾主水液代谢,肾气不足则固摄无权,导致尿液排泄失控。肾阳虚衰时,膀胱气化不利,出现尿频且清长;肾阴亏虚则虚火扰动膀胱,引发尿急尿痛。久病体弱、房劳过度或年老体衰易致此证,治疗需温补肾阳或滋补肾阴,辅以固涩之品。

2.膀胱湿热:湿热蕴结膀胱,气化功能受阻,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灼痛、尿液浑浊。饮食辛辣肥甘、外感湿热邪气或下焦不洁均可致病,需清热利湿,通淋利尿,常用八正散等方剂调理。

3.脾虚气陷:脾主升清,脾虚则中气下陷,膀胱失于固摄,出现尿频伴小腹坠胀、神疲乏力。劳倦过度或久病耗气易致此证,治疗以补中益气为主,升提固摄为辅,如补中益气汤加减。

4.肝郁气滞:情志不畅导致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影响三焦水液运行,表现为尿频尿急、胁腹胀闷。情绪波动大或长期抑郁者多见,需疏肝解郁、理气通淋,方选柴胡疏肝散配合利尿药物。

5.心肾不交:心火亢盛不能下交于肾,肾水亏虚难以上济于心,虚火扰动膀胱,症见尿频尿急、心烦失眠。思虑过度或久病伤阴易发此证,治宜交通心肾、滋阴降火,如黄连阿胶汤加减。

尿频尿急的调理需结合具体证型,注重整体平衡,避免单一对症处理。生活习惯上需节制饮食、调畅情志、规律作息,必要时配合针灸或艾灸以增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