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宫腔粘连是什么意思

2025.04.16 11:03

宫腔粘连是指子宫内膜因各种原因受到损伤后,导致宫腔前后壁或侧壁发生粘连的一种病理状态。这种粘连可能部分或完全阻塞宫腔,影响子宫内膜的正常功能,进而对女性的生育能力和月经周期产生不良影响。宫腔粘连通常与宫腔手术、感染或创伤等因素密切相关,是妇科领域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

宫腔粘连的形成机制主要与子宫内膜基底层受到损伤有关。当子宫内膜受到手术、感染或创伤等刺激时,基底层可能发生炎症反应,导致纤维组织增生,最终形成粘连。常见的诱因包括人工流产、刮宫术、宫腔镜手术、子宫肌瘤切除术等。宫腔感染如子宫内膜炎、结核性子宫内膜炎等也可能引发粘连。宫腔粘连的临床表现多样,轻症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而重症患者可能出现月经量减少、闭经、不孕或反复流产等问题。诊断宫腔粘连通常需要通过宫腔镜检查或超声检查等手段,宫腔镜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能够直观地观察到粘连的部位和程度。

对于宫腔粘连的治疗,主要目标是恢复宫腔的正常形态和功能,改善患者的生育能力和月经状况。治疗方法包括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激素治疗以及术后预防粘连的措施。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手段,通过手术器械将粘连组织分离,恢复宫腔的正常结构。术后通常需要配合雌激素治疗,以促进子宫内膜的修复和再生。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或使用生物材料预防再次粘连也是常见的辅助措施。宫腔粘连的复发率较高,因此术后需密切随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复发情况。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停药或忽视术后护理,以确保治疗效果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