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下肢淋巴水肿病因有哪些

2025.01.02 14:38

下肢淋巴水肿的病因主要有长时间站立或久坐、感染、手术及放疗、恶性肿瘤、遗传性疾病。具体分析如下:

1.长时间站立或久坐:长时间保持站立或久坐姿势,会使下肢静脉回流受阻,淋巴液回流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淋巴液在下肢积聚形成水肿。这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轻度病因。日常应注意多活动,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定时进行下肢的屈伸运动,促进淋巴液回流。

2.感染:细菌、真菌等感染可引起淋巴管炎,淋巴管受损后,淋巴液的正常循环被打乱,导致下肢淋巴水肿。感染源不同,症状也有所差异。如丹毒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淋巴管炎,表现为下肢皮肤红肿热痛。需要针对感染源进行抗感染治疗,如使用抗生素等。

3.手术及放疗:盆腔、腹股沟等部位的手术可能会损伤淋巴管,放疗也会对淋巴管造成一定损害,影响淋巴液的正常回流,进而引发下肢淋巴水肿。这种情况下,术后需要密切观察下肢情况,可通过抬高下肢等方式促进淋巴回流。

4.恶性肿瘤:肿瘤细胞可阻塞淋巴管,或者肿瘤转移至淋巴结导致淋巴结肿大,压迫淋巴管,使淋巴液回流障碍,引起下肢淋巴水肿。这是较为严重的病因,需要针对肿瘤进行综合治疗,如手术、化疗、放疗等。

5.遗传性疾病:某些遗传性疾病如原发性淋巴水肿,是由于淋巴管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这种情况较为罕见,但病情可能较为严重。目前主要是通过保守治疗,如穿戴压力袜等减轻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积极预防感染。如果发现下肢出现不明原因的肿胀,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